新闻

第一代到第三代,哪个才是最牛X的客流统计技术?

客流分析技术经历了3代的发展

 

第一代:数人头

在“客流量”大行其道之前,我们普遍是怎么统计“人数”的呢?

相信大家肯定都做过最原始的“客流统计”,那就是数人头,或者1、2、3、4地轮流报数,此处在旅游团队或军队集合时都用到,但是这个还没有“技术含量”,所以不能作为第一代。

你如果细心一点,在登机时还能看到漂亮的空姐在机舱门口一边说欢迎,手里一边按着一个小机器,没错,这就是 “人数钟”,也叫手握式计数器。

手动式人数计数器就是我们所说的第一代“客流统计”设备,流行于九十年代,最初用在购物中心和商超。其实冠之“客流统计”这个帽子有点大了,因为手动式计数器只能在很小范围使用,也只能统计很少的人数。其局限是,一,只能数到9999人。二,靠肉眼数。遇到成千上万的客流量,这个小玩意根本招架不住。不但准确率非常低,数着也很累,无法在大场面里使用。

这个小玩意目前在淘宝还有很多店家在卖,二三十块就有一个。存在即是合理,没有完全被淘汰是因为价格低廉、使用方便,在小范围内可用到。

blob.png

 

第二代:红外线

到了2000年,以红外线作为主要技术的客流统计分析设备开始流行。采用非接触式载波红外线+DSP(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,数字信息处理)时序测定的统计方式,其主要的实现方式是对从红外感应区域经过的人体,切断或阻挡红外线使其产生电阻变化、或是通过检测人体发出的10um左右的特定红外线来判断人体数量。

但是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,当多人经过时,会有漏数情况,同时无法辨别是进还是出。另外,也会把购物车计算在内。可见,其准确度并不高。而且每个设备当日最多只能统计进出的人数为999999。数据不与电脑连接,在收集人流量数据时,只能一个个去抄下来,不但考验体力,也考验眼力。

随着商超对准确率和便利性的要求的提高,第二代技术逐渐被淘汰,目前在三四线城市苟延残喘。据统计,目前市场上仅仅有10%客流统计用的是红外线技术,剩下的90%都是第三代视频分析技术。

这货也能在万能的淘宝找到,一千多块就能抱回家。

blob.png

 

第三代:视频分析

兴起于2010年,分为2D和3D视频分析技术。由于2D准确率不及3D,所以也在慢慢被时代淘汰,3D技术成了当下的主流。第三代的技术能储存视频图像,通过人体特征辨识客流(比如一个人头 两个肩膀,不同公司的产品会有不同),智能避开购物车、BB手推车等,准确率大大提高。在采集视频的同时马上能统计出进出客流量,统计是即时的,可在同一个设备上采集视频,统计数据,储存及传输数据到电脑端。目前市场上3D视频技术的客流统计系统准确率基本都有95%左右。

随着更多零售商对精细化管理提出更高要求,最近几年出现了蓝牙技术(iBeacon)和WiFi探针、人脸识别等技术,蓝牙和WiFi技术主要是通过顾客携带的手机采集客流量,但是准确率不高,因为存在顾客不带手机或带了手机不开启WiFi或蓝牙等情况。所以此种技术采集的数据适合用于做样本分析。

人脸识别技术在客流统计里用于识别性别(男女)和年龄。但是业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,准确率不高,目前大约有50%的准确率。所以,虽然市场上呼声一片,但是这个技术还没形成气候,只有少量商家尝试使用。

除了以上产品,美国一家公司几年前还研发出了智能地毯Smart Map,就是像地毯一样铺在门店内,可以跟踪研究顾客的行走轨迹,对于研究店内各个商品区域非常有帮助,可以知道哪些商品吸引更多顾客,由此可做捆绑销售。

第三代客流分析技术除了硬件的革新,因应商业数据分析的需求,客流数据分析软件也得到发展且功能更强大。电脑端不仅仅是接受客流数据,通过与零售商门店的收银机、排班系统等对接,还能分析各个分店的经营绩效,如销售额、客单价、提袋率、重复进店率、热点区域关注率、员工顾客比、进店比等等。决策层可利用这些数据制定经营战略,比如改变橱窗装饰、热点区域捆绑销售、合理排班,购物中心可以用以优化租金。

1.jpg

图片来自索博客客流大数据分析系统STAn,此图统计的是重复进店率

2.jpg

图片来自索博客客流大数据分析系统STAn,此图统计的是当天销售、客流量、排班和转化率的走势

可以预见,在未来,客流分析统计绝对不是靠单一的产品,而是多种产品相结合,比如3D iBeacon WiFi Smart Map 人脸识别。在数据分析时,还会结合智能排班系统、收银系统、库存系统等,数据分析的维度越来越多,更加精细和准确。

更大的未来,我无法预见。

欢迎访问我们的产品页面获取详情。索博客官网cn.shoppertrak.com,服务热线:021-22856129。

相关新闻